設為首頁 

加入收藏夾

你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頻道 > 每日新聞 > 正文

新聞查詢



從熱敏紙到熱轉印碳帶技術演變看市場趨勢

2001-12-31

一、熱敏紙歷史

  熱敏紙開花在美國,結果卻是在日本。1968年美國NCR公司開發(fā)出了熱敏紙,直到1971年才在日本將此項技術轉入產品化,隨后十條、神崎、富士都相應推出自己的產品。到九十年代中期后熱敏紙進入了鼎盛時期,當時全球最高年產量達到數十萬噸,其中日本產量約占一半,質量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,價格卻是較低的,因而日本熱敏紙曾在世界各個市場風靡一時,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,真可謂碩果累累。

  國內熱敏紙在通訊傳真、醫(yī)療儀器和輸出打印中也風光了二十多年。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,為了能盡快地生產出國產熱敏紙,國內企業(yè)設法購買國外專利技術,自己來生產。上海有線電廠與日本談熱敏紙技術轉讓問題,那時想購買日本一流水平的技術,但日方傲氣十足、閉而不談,于是有線電廠只能化30萬美元,買了在日本屬三流水平的某種熱敏紙技術專利,后設點在杭州武林造紙廠生產,由于質量較差,加上自制的涂布加工技術裝備簡陋,生產成本又高,所以在市場競爭中無立足之地,最終只得被迫停產。其后國產熱敏紙也未出現與進口紙抗衡的杰出的代表。 目前國內生產熱敏紙有山東、常熟和無錫,規(guī)模小、檔次不高,因而在國內熱敏紙市場中仍以日本產品為主。

  二、傳真機為何受"冷落"

  傳真機在上個世紀中后期對通訊行業(yè)曾作出過很大的貢獻,但是近期卻漸漸受到?quot;冷落"。據國內有關媒體透露,舉世矚目的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(APEC)會議在上海圓滿成功,整個會議轟轟烈烈、令人振奮;然而,在浦東國際新聞中心的傳真機卻始終未進入工作高潮,其中一天6臺(熱敏)傳真機從早晨8時到下午5時,總共僅發(fā)了8份傳真。

   仔細分析,傳真機遭"冷落"原因大致有三個:首先,雙酚A是熱敏紙顯色劑,生產或使用過程中均對人體有害?紤]到環(huán)保的因素,人們開始不斷開發(fā)新的產品來替代,隨著科技進步,國際上若干年前推出了使用普通紙的熱轉印碳帶傳真機、噴墨和激光傳真機。其次,熱敏紙保存要求高、時間卻短,不能受潮受熱,使用前保存期為3年左右,使用后僅為半年、一年,因此,用戶重要的數據信息還得復印保存,十分不便。第三,人類已邁入網絡經濟、信息化時代,電腦應用已滲透到各個領域,APEC記者無一例外用電腦發(fā)稿,從文字、照片到聲音均可快捷地傳遞,難怪,傳真機如今會倍受"冷落"。

   三、熱轉印碳帶 熱轉印碳帶厚度只有幾個μm,薄膜上涂有離型層、保護層和染料等。碳帶在熱轉印過程中杜絕靜電的產生,以減少紙屑、塵埃的吸收,延長熱敏打印頭的壽命。熱轉印碳帶不僅用在傳真機上,更多地是用在專用打印機上。

   目前,熱轉印碳帶不少用于鐵路電腦自動售票、彩票機、收款機和標簽條碼打印等。以鐵路電腦售票為例,據業(yè)內有關人士統(tǒng)計,全國有5000多個車站承辦此項業(yè)務,需要客票打印機數萬臺,每年打印的客票超過10億張。由此可見,熱轉印碳帶的市場需要非常之大,有不少企業(yè)瞄準這個機會,獲得了可喜的發(fā)展。例如上海一個民營企業(yè),從國外購進了兩臺碳帶分切機,每臺價格100萬元,從事熱轉印碳帶加工、銷售業(yè)務,現每月碳帶銷售額已達100萬元。

   四、市場預測 目前熱敏紙在我國仍擁有一定的客戶群,市場上有一定的銷量,因為我們設備更新慢,因此它還將隨著普通傳真機的生存而持續(xù)一段較長的時間。另外,熱敏紙不僅在通訊傳真、而且在醫(yī)療儀器方面記錄方便,如心電圖、各類監(jiān)護儀、B超、以及各類終端打印機上仍有一定的市場。但是從發(fā)展角度來看,隨著科技進步,設備的更新?lián)Q代,以及進入WTO后,與國外聯(lián)系更加密切,國內外差距會逐漸縮小,熱敏紙用量在我國也將呈下降的趨勢。

   熱轉印碳帶,具有種種優(yōu)點,如:使用方便,文字、尤其條碼打印質量清晰,便于掃描儀識讀,打印文字、圖像色牢度高,能長久保存,因而深受用戶青睞。雖然目前在我國屬研究、開發(fā)的新品,但隨著工藝技術的成熟,應用領域不斷創(chuàng)新開拓,前景十分看好,在市場上該產品將處在上升地位。 (紙業(yè)周刊)


相關報道:
 
 
  
 
用戶注冊 | 站點導航 | 關于我們 | 為您服務 | Email我們

Copyright © 2000-2002.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
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(yè)資訊網